《2022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发布。《报告》从报考热度、招生规模、研究生教育改革三个维度展开。全文如下:
一、研究生报名热度持续高涨,报考人数屡创新高
1.1 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实现新突破
202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 457 万,比 2021 年增长 80 万,增幅为 21%。从近年数据来看,2020 年考研报名人数比 2019 年增加了 51 万人,2021 年比 2020 年增加了 36 万人。自 2016 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2015-2022 年,7 年平均增长 15.8%。
数据来源:教育部
1.1.1 各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增长
2022 年山东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 41 万人,较 2021 年增加了 6.2 万人,增幅为 17.8%。
数据来源: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2 年四川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 26.5 万人,较 2021 年增加了 4 万余人,增幅为 22%。
数据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2022 年河南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 37.9 万人,较 2021 年增加了 7.7 万人,增幅为 25.5%。
数据来源: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2022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 7.9 万人,较 2021 年增加了 1.5 万人,增幅为 23.4%。
数据来源:广西招生考试院
2022 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 15.4 万人,较 2021 年增加了 1.6 万人,增幅为 11.6%,这也是各省市中增幅最少的省市之一。
数据来源:北京教育考试院
1.1.2 多所高校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同比超过 50%
多所高校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相比 2021 年增长率超过 40%。据统计,长江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超过 50%。
中国人民大学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 27604 人,比 2021 年增长 1161 人,增长率为 4.39%。最近三年,该校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长。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深圳大学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 27966 人,比 2021 年增长 8231 人,增长率为 41.7%。
来源:深圳大学官网
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
这一变化既说明了部分考生的理性,也说明了考生在迅速降低目标,“ 上岸 ” 为第一目标,而不再是名校。
1.2 专业硕士报考规模超过学术硕士
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普遍超过学术硕士,也是研考报考的一个显著特点,尤其是在双非高校。
数据显示,2022 年报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到 12146 人,其中专业学位考生 7787 人,在总报考人数中占比 64%。
数据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网
2022 年报考西安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为 5115 人,专业学位报考人数 3691 人,占比为 72%。
数据来源:西安财经大学官网
2022 年报考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 5852 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 3953 人,占比达到 68%。
数据来源:兰州交通大学官网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近 83% 的考生愿意报考专业型硕士。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考生对于专硕的青睐,一方面是专硕的认可度有所改变,更反映了研究生招生竞争程度的增加,更多的人追求的是尽快 “ 上岸 ”。
1.3 专业报考热度差异较大,人文社科竞争激烈
从深圳大学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来看,应用心理、心理学、新闻与传播、计算机技术等成为网报人数排前四的专业,均突破千人。而智能制造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理工科专业报考不足百人,差异较大。
从报考计划比来看,工商管理(学术学位)、心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理论、新闻与传播等专业报考计划比值均超过 40。但临床医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等报考计划比值不足 10,差异明显。
数据来源:深圳大学官网
杭州师范大学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各专业差异较大。数据显示,应用心理专业报考 851 人,而物理学专业仅有 51 人报考。
数据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官网
在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这所工科高校,2022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工商管理专业报考 1147 人位居第一,会计与法律 (非法学) 报考人数也均超过了 400 人,高居第五与第六位。
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研究生招生网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电子信息专业报考 2723 人位居第一,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及工程管理专业报考人数也均超过了 1000 人。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
1.4 考研热度只增不减,就业压力仍为主要因素
根据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就业压力成为考生选择考研的最主要因素。近六成的考生因为就业压力大,想增强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考研,近五成考生是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加强文化素养。留恋校园生活以及想在学术上深造的考生占比分别超过 30%。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通过对考生的调查发现,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超过四成的考生认为就业有一定难度,对找到理想工作信心不足。33% 的考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有信心找到理想的工作。22% 的考生则表示担忧,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担心找不到工作。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1.4.1 大学毕业生快速增长,经济承压,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 1076 万人,同比增加 167 万人,是几十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总量也创下历史新高。如果加上回国留学生,大学毕业生将超过 1100 万,占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 90% 以上。
从报考计划比来看,工商管理 (学术学位) 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也受到全面影响,持续下行,用人需求受到一定的遏制。同时,受 “ 双减 ” 等政策影响,相关行业大批从业者面临转型与再就业,也加入了再深造的行列。
数据显示,研究生报名人数与经济发展趋势紧密相关。据统计,当我国 GDP 增速放缓时,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会升高,两者呈现负相关。2008-2010 年期间,我国 GDP 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此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低增长率发展阶段,2015 年后,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快速上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4.2 内卷加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者比例稳步提升
伴随就业竞争的加剧,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用人单位对从业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者比例稳步上升。2007 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比为 0.2%,之后占比不断上升。到 2019 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占比达到 1.1%。也就是说每 100 名就业者中就有 1 名拥有研究生学历。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
1.4.3 研究生学历成为刚需,著名高校本科生升学率连续上升
根据各高校发布的 2020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著名高校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持续上升。其中,北京科技大学 2020 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高达 45.93%,复旦大学 2020 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高达 45.78%。
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
据北京科技大学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 2018 年为 40.81%,2019 年为 42.91%,2020 年为 45.93%。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连年上升。
数据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官网
据复旦大学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 2018 届 37.55%,2019 届 39.85%,2020 届 45.78%。三年间增长 8.23%。
数据来源:复旦大学官网
二、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扩大,扩招重点向专业学位倾斜
2.1 研究生招生数量保持连续增长
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11 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 56 万,到 2020 年达到 110.6 万人,2021 年则达到了约 120 万。十年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增长近一倍。尤其是 2020 年招生中,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缓解就业压力,当年研究生招生增长 20.7%,创下近年新高。
数据来源:教育部
在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硕士研究生招生量约占总量的 90%。比如 2020 年 110.6 万人中,仅有 11 万人为博士研究生。
数据来源:教育部
2.1.1 高校继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著名高校继续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与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相比,2022 年 “ 双一流 ” 高校招生计划均明显增长。其中,重庆大学 2022 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 6000 人,相比 2021 年增加招生计划 700 人。
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
福州大学五年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持续增长。2018 年计划招收 3118 人,2022 年计划招收人数达到 4943 名,五年间增长 1825 人。
数据来源:福州大学官网
河南大学近三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持续增长。由 2020 年招收 3400 人,2022 年达到 5000 人,三年间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 1600 人。
数据来源:河南大学官网
2.2 研究生招生增量全面转向专业学位
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从 2011 年的 15.8 万增长到 2020 年的 60.2 万,专硕招生人数增长近 4 倍。2017 年起,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并持续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教育部
近十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专硕占比逐年提升,2020 年占比超过 60%。
数据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中指出,支持学位授予单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可以预见,未来专业硕士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福州大学近五年来招收专业硕士人数逐年增加。从 2018 年招收专硕 1831 人,到 2022 年招收专硕 3140 人,五年间扩招专硕 1309 人。
数据来源:福州大学官网
暨南大学近五年来招收专业硕士人数逐年增长。从 2018 年招收专硕 1700 人,到 2022 年招收专硕 3400 人,五年间扩招专业硕士 1700 人。
数据来源:暨南大学官网
安徽大学 2018 年招收专硕 1328 人,到 2022 年招收专硕 2476 人,五年间扩招专业硕士 1148 人。
数据来源:安徽大学官网
2.2.1 2020 年新增学位授权点中专硕占比超七成
近日,教育部发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 2020 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在学位授权审核结果中:新增 1500 多个硕士点,其中专硕占了 1115 个,占比高达 70% 以上。经动态调整增列的学位授权点 (分省) 中,四川省增列授权点数量最多,增列学位授权单位 8 个,学位授权点 13 个; 其次是江苏省,增列学位授权单位 7 个,学位授权点 12 个。
数据来源:教育部
2.3 著名大学停招学硕,高层次学术人才培养转向博士
2021 年 5 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发布通报:自 2022 年开始,该学院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此前,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已经宣布,2021 年起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也宣布,2021 年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取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项目招生,增扩博士研究生项目招生; 除此之外,四川大学、福州大学也分别停招了心理学学硕和情报学学硕,相关专业仅保留专业学位招生。
此举显然并非个案。根据 2020 年全国研究生工作会议精神,研究生培养结构需要做必要调整,博士研究生显然将成为著名大学学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硕士更多地将转向专业人才培养。
2.4 非全日制招生专业增多,部分专业停招全日制研究生
部分学校专硕停招全日制,转为非全日制招生,也是最近的一个明显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 2021 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发布的研究生招生公告中也明确提到:2022 年会计专硕拟进行调整,将不再招收全日制统招普通考生。
此外,北京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南京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南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专硕、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武汉大学会计专硕、北京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 (软件工程方向) 等同样已不再招收全日制,只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停招全日制、仅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专业大多为会计、审计、应用心理学、新闻与传播等实操性较强的专业,显然也和专业硕士培养方向是直接关联的。
2.5 推免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总体占比保持平稳
推免生受到高校与广大研究生导师的欢迎,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推免生招生规模也逐步扩大,但总体比例并未出现增长。
2.5.1 扩招趋势下高校推免招生数量逐年增长
近年来,在研究生招生扩招的大形势下,部分院校的推免招生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相比招生增量,推免并未完全实现同比例的增长。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年推免生的招生数量为 4880 人,2022 年推免招生数量增至 5532 人,两年增加了 652 人。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
重庆大学 2020 年推免研究生招生人数为 1328 人,2022 年推免生招生数量增至 1757 人,增加了 429 人。
数据来源:重庆大学官网
北京大学 2020 年推免研究生招生数量为 2757 人,2022 年推免生招生数量增至 3048 人,增加了 291 人
福州大学近五年来招收专业硕士人数逐年增加。从 2018 年招收专硕 1831 人,到 2022 年招收专硕 3140 人,五年间扩招专硕 1309 人。
数据来源:北京大学官网
兰州大学 2020 年推免生招生数量为 858 人,2022 年推免生招生数量增至 1151 人,增加了 293 人。
数据来源:兰州大学官网
2.5.2 双非院校推免数量增幅明显
从推免招生的整体情况来看,双非院校的推免名额增幅最为突出。山东财经大学 2022 年推免名额为 163 人,较 2021 年增加 40 人,增长率为 32.52%。
数据来源:山东财经大学官网
江苏大学 2022 年推免数量为 293 人,较 2021 年推免数量增加 50 人,扩增率为 20.58%。
数据来源:江苏大学官网
燕山大学 2022 年推免数量为 531 人,较 2021 年增加 75 人。增长率为 16.45%。
数据来源:燕山大学官网
2.5.3 推免重点向国家急需领域倾斜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量主要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推免作为高质量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渠道之一,名额也同样向国家急需领域倾斜。
2022 年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村发展、核科学与技术等国家急需领域相关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 100%。
其他部分专业的推免比例在 50% 以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40.28%,翻译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3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23.08%,科学技术史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16.67%。
数据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2022 年浙江大学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制药工程(人工智能药学项目)、海洋技术与工程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 100%,还有部分专业推免比例虽未到 100%,但远超 50%,如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75%。
部分专业推免比例则不足 50%,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44.45%,美术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36.36%,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25%,科学与技术教育的推免比例为 20%,遗传学专业则不接收推免生。
数据来源:浙江大学官网
2022 年复旦大学部分专业的推免比例达 90% 以上,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神经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等专业的推免比例达到 100%,生物医学工程的推免比例为 95.66%,物理学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91.40%
部分专业推免比例不足 50%,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45%,戏剧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35.29%,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33.33%,出版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29.17%,法律 (法学) 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21.57%。
数据来源:复旦大学官网
2022 年重庆大学部分专业的推免比例高于 75%,其中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推免比例在 80% 以上,分别为 90.16%、82.14%、80%,土木工程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79.53%,软件工程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78.57%。
部分专业的推免比例不足 50%,其中光学工程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44%,力学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23.81%,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22.73%,材料与化工专业的推免比例为 10.71%,法律 (非法学) 专业不接收推免生。
数据来源:重庆大学官网
虽然推免生广受招生单位与导师欢迎,但相关部门对推免生招生还是有严格限定。根据教育部 2006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 2013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高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 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
三、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 提高研究生质量多措并举
2020 年 7 月 29 日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由此开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不断改革迈进全面系统改革。
3.1 调整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交叉学科
从 1980 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学科专业的每一阶段发展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
2020 年 9 月发布的《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表示,要 “ 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按照单位自主调、市场调节调、国家引导调的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健全退出机制 “。2021 年 1 月 13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决定设置 “ 交叉学科 ” 门类为第十四个研究生学科门类,下设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和 “ 国家安全学 ” 一级学科。
2020 年我国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院校数量为 160 个,相较于 2019 年的院校数量增加 6 个。2021 年比 2020 年再度增加 25 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院校数量达到 185 个。
数据来源:教育部
2020 年我国学位授予单位 (不含军队单位) 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数量为 549 个,较 2019 年同比增长 7.6%,2021 年学位授予单位 (不含军队单位) 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数量为 616 个,较 2020 年增幅达到 12.2%。
数据来源:教育部
3.2 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力推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
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近一年来,全国各省市相继下发相关政策。
2021 年 4 月 7 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建设研究生教育高地,稳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区域重大需求为重点,积极增加一批博士、硕士授权单位和学位点。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健全博士研究生 “ 申请 - 考核 ” 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
4 月 27 日,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深化医教协同 进一步推动山东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招生计划向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任务等倾斜,并逐步扩大博士 “ 申请 - 考核制 ” 招生比例,开展 “ 优秀推免生直攻博 ”“ 硕博连读 ” 等招生改革工作。
6 月 16 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北京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健全博士研究生 “ 申请 — 考核 ” 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等。
8 月 23 日,上海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继续推行博士 “ 申请 — 考核 ” 制,拓宽博士生选拔通道,扩大直博和硕博连读比例。努力提高本科生推免比例,开展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的长周期贯通培养。
3.3 保障质量,多校延长专硕学制
高校调整学制的方式主要有 3 种:
一是批量调整,如河北师范大学 2021 年 8 月发布《关于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有关信息的公告》,2022 年起该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下的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 7 个专业 (领域) 学制拟调整为 3 年。
三是全面调整。如中南大学收紧了专硕毕业年限的 “ 弹性 ”。该校 2019 年之前硕士研究生实行三年制弹性学制,优秀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2021 年 7 月,中南大学发布《关于 2017 级及以后研究生的学制与学习年限的说明》中显示:硕士生学制三年,优秀硕士生可以提前半年毕业。这表明专硕的学制与学硕同为 3 年。
据统计,华中科技大学 2022 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专业中,学制为 2 年的专业有 15 个,学制为 3 年的专业则为 89 个,3 年制专业占比达到 86%。
数据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官网
河海大学 2022 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专业中,学制为 3 年的专业为 18 个,占比达到 75%。
数据来源:河海大学官网
3.4 严把毕业关,研究生清退成为新常态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我国研究生教育一方面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加强质量建设,严格把控毕业关。
近年来,高校清退研究生的事件频繁发生,实施研究生淘汰制成为常态化。
2021 年 1 月,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125 名博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学处理。
7 月,同济大学发布公告,拟对超最长学习年限以及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的 15 名研究生进行退学 / 结业处理。
9 月,华南理工大学发布公告,给予 36 名研究生退学预告
11 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拟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的公示》,拟对即将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 20 名研究生作自动退学处理,其中 14 名为博士研究生。
3.5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要真正实现研究生 “ 严进严出 ”,就不能忽略导师的职责,要强化导师的培养责任,从而督促导师更用心地培养研究生。
广西大学 44 名研究生导师因指导多人次未通过学位申请审核的(或个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被界定为 “ 问题论文 ”),被先后暂停 2020 年或 2021 年招生资格。
四川大学学生未毕业导师也会受罚。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万学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只要 3 年内有 2 个同学在最长学习期限内没毕业,或者 3 年以内有 2 个同学没有就业,导师就要停止招收研究生 1 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岗位职责。实施导师负面清单管理,将研究生导师负面清单分为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职责履行负面清单,对存在负面清单所列情形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引导研究生导师加强师德师风修养,保证导师队伍质量。
以上就是 “重磅《2022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已出,赶紧查看!” 的全部内容,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本网站。
原文链接:http://m.successkaoyan.com/kydt/32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