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小学新生“摸底”家访到底访什么

110次阅读
没有评论

老师入户与“准学生”交流。记者 郭春雨 摄

□记者 郭春雨

7 月初, 济南市的各小学进入报名审核阶段。一年一度让一年级新生家长们“胆战心惊”的小学新生入学“摸底”家访陆续开始。

在济南的家长圈, 新生“摸底”家访一直是热度恒久不衰的话题。甚至有家长提前装修房子以“迎接”老师的到来。“摸底”家访到底在“访”什么? 家里没有人怎么办? 家长需要准备什么? 家长和孩子的表现会影响孩子入学吗?

带着这些问题, 日前记者跟随济南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家访, 看老师们都在考察哪些问题。

为迎家访提前装修房子

孩子的幼儿园还没毕业呢, 赵女士就早早地开始操心孩子的幼升小摸底家访。

在向身边的同事、朋友“取经”后, 赵女士的心里更敲鼓了:“看着是简单的家访, 实际上老师会考察家庭环境、孩子的表现, 这些表现都有可能影响孩子在老师心里的形象。”

赵女士报名的学区是热门学区, 为了给老师们留下“完美”的印象, 今年 3 月份, 赵女士干脆把房子重新装修了一遍, 新换了墙纸和地板, 为老师的到来做万全的准备。

和赵女士一样做好“万全”准备的还有很多幼升小的家长们。接到家访通知后, 等着老师上门的孙先生忙得焦头烂额。打扫卫生、收拾玩具、打印和搜集各种证件, 甚至提着水果把上下楼的邻居都拜访了一遍, 怕老师询问邻居孩子是否在此居住的时候“说错话”。

从接到老师要来家访的消息那一刻开始, 全家人就开始进入“一级备战状态”, 不仅要大扫除, 还给孩子紧急“培训”, 让孩子背古诗和学日常单词, 等老师来家访的时候进行展示。

“不知道老师家访到底在考察什么, 就只能多准备一些。”孙先生在家长群里和其他孩子家长交流的时候, 有家长告诉他老师还会考察家庭的氛围等, 这些都有可能会影响分班, 因为每个班的孩子水平都是比较平均的。为此, 孙先生又专门去买了一些图书放到家里比较显眼的位置, 以“营造文化氛围”。等到了老师来家访的那天, 孙先生早早地就准备下水果、饮料、茶水来“恭候”老师, 老师在家访的时候也是寸步不离地跟着孩子, 生怕孩子说错一句话。

“我们每年都会在小学新生入学报名前进行学区内学生家访, 上门主要是看看这个孩子是否实际居住在学区内。”济南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的于萍老师告诉记者, 每年的家访都是“必要程序”, 但远远没有家长想得这么复杂。“我们不会暗访, 都是提前通知家长。而且主要是确定孩子和家长是否住在学区内。”

记者了解到, 根据规定, 正常情况下, 小学新生入学需要产权证和户口统一, 并且实际居住在有产权证的住房内。另外在生源爆满的情况下, 二手房的学生也要视情况决定能否进入学校。“房间装修、孩子才艺等, 都不是我们考察的对象, 家长没必要太紧张”。

家长无需做过多准备

7 月 3 日晚上 6 点半左右, 记者跟随东方双语的两位老师一起到环山路一个学区内的小区家访。老师们以两人为一小组, 对学区内的每一户报名的适龄儿童进行家访。

按照登记的信息, 记者和家访的老师敲开了这个“准学生”的家门, 开门的正是孩子。记者看到, 房间内比较拥挤, 墙上布满了孩子的涂鸦。

“你叫什么名字呀?”“你们家几口人?”“墙上的画是你画的吗? 什么意思啊?”“你想不想上小学?”在先后问过孩子几个问题后, 老师又跟家长谈了几句孩子的情况, 家访就算正式结束。随后, 记者又跟随老师先后跑了几户学生家, 老师问的也基本是此类简单的问题。

老师告诉记者, 在家访过程中, 她们会与家长、孩子交流, 并观察这户家庭是否有孩子入住的痕迹, 房间是否布置有儿童房, 客厅是否有孩子的玩具或文具, 墙壁上有没有孩子的贴画、涂鸦或者奖状, 卫生间有没有儿童洗漱品, 或者可以单独与孩子聊天。如果什么线索都没有, 老师就会在反馈信息时写上“入住痕迹不明显”。

由于这个小区都是老房子没有电梯, 家长彼此之间住得又太分散, 因此没访问几家, 记者就已经累得满头大汗。而学区内的每一家都需要家访, 在一晚上的时间内, 老师们平均每人要家访 20 户左右。

此外, 家访时不在家的家长让老师们颇感无奈。一户居住在三楼的儿童, 家里不仅没人, 还处在装修状态。在和家长沟通后, 老师在反馈信息上记录下“正在装修”的实际情况。

“这就需要家长带着孩子和相关材料, 到学校去说明情况。有些时候我们等到晚上 8 点多, 家里的灯还没亮, 门口灰尘满满的, 这样很大可能就是没有实际居住。”老师提醒, 家访时家长最好和孩子在家。“家长不用为家访单独做准备, 材料上准备好家里的户口本、房产证等证件就可以, 时间上我们通常会选择下午放学后, 吃过晚饭开始家访, 家长只需要在家安心等待就行。”

责编:曲欣萍

原文链接:http://w.dzwww.com/p/1182072.html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