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5次阅读
没有评论

随着各项经济稳定的发展,我国各个行业内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增长,二者相互成就、共同发展。经济市场的蓬勃发展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物质产品,这也就带动了行业内部人才的需求,现阶段各个行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极大,能够在各个领域进行拓展创新,提高行业内部的发展效率;此外,市场经济的稳定前进也能为大学生的创业工作提供稳定的环境,确保创业不会受到金融危机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发展,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很多行业市场内部的人才都处于饱和状态,但是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市场上的岗位是有限的,人才的饱和、岗位的缺乏提高了学生们的就业难度。很多专业的人才饱和度非常高,导致现阶段的专业不对口现象十分常见,高校的就业率也不能达到标准,而且每年还有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学生需要就业,大批的下岗人员需要再就业,这更加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导致我国每年的就业形势呈现超饱合的状态。高校通过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能够有效的提升就业率,这对学校和学生都是十分有利的,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声誉,能够吸引更好的生源,学生也能运用自身的能力在各个行业施展拳脚,发挥自身的价值,实现理想抱负,同时能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有效的缓解了现阶段高效毕业生和社会的就业压力。

为了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各高校不同程度实行了扩招政策,这为更多学生提供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在高等教育影响群体规模逐渐扩大的基础上,必须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确保教育教学水平能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促进社会的进步。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和教学方式,首要任务就是能够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发展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目标,并不断的督促内部教师向着发展目标前进。创新创业作为能力目标,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应该得到全面支持,但同时要特别关注,创新创业与其他学科建设目标相比更为复杂,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创业者应该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成为全能型人才,创业成功率才可能提升,这对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各高校开始积极探索适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型。

“渐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模式,主要是针对没有大范围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院校,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主要是有以下四个步骤:首先对学生普及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和价值,讲述创新创业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对此项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其次,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平台等场所为学生的创业提供实践的场地和配套支持,保证学生们在校期间可以积累真实创新创业的经验,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再次,要对以上的实训工作进行实践模拟,给予学生了解企业内部的场景的机会,让学生切实的参与到全真模拟创业当中,感受在社会上创业的特点,为后续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最后,高校应该邀请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开展有关创新创业的讲座,对学生们的困惑给予指导与建议,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切实支持,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一体两翼”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管理学学生而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中的“一体”指的是发挥创新创业教学作用的创业学院,“两翼”指的是面上的覆盖和点上的突破,面上的覆盖是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类有关创业的活动或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将此项工作逐步的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创新创业学习;点的突破主要是指创业指导团队对学生在创业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保证有效的解决学生创新创业道路上面临的难题,确保学生们的创业之路能够顺畅,提高创业学院整体的教学质量,保证学校的创业成功率。

这种模式是针对具有良好创新创业意识的金融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这种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的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教师或企业内部教师为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也会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当学生在创业过程当中寻求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帮助时,导师团队要做出合理的解答,保证教学质量的及时性和科学性,降低外部环境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的风险影响,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的保障机制,为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和创业成功的可能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为了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首要任务就是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方案的制定符合现阶段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规律,更好的推动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突出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的优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根据各个专业进行的,各个专业应该根据不同的特点,制定出符合本专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而不是简单的借鉴其他专业的方案,这种做法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能力,所以,方案的制定应该具有针对性,前瞻性,满足专业教学的发展需要。

为了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应该建立健全的保障措施,并完善运行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人才培养方案顺利的开展,向着预期的发展目标稳定前进。制度内容应该包括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实践场地教育工作质量,这样才能够确保高效的创新创业人才模式的执行,培养能够紧跟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保证教育事业的先进性。同时也要注重引进先进设备,在各种设备的辅助之下才能更好的完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这也有利于高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按照制度办事,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符合行业标准要求,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

对于学生而言,可能对现阶段的发展形势比较模糊,缺乏创新型思维,这对于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促使学生们强化创新型思维意识,这才符合现阶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型思维与传统的思维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思维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们发现或者寻找新的方式,是重要的思考过程,能够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情况中,学生们会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种创新型思维也是促进创业者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既要满足学生们创新思维的锻炼,又要保证教学方案的顺利落实,这能够提高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水平能够达到行业内部标准要求,这样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够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幻莫测的环境,积极发掘现阶段市场发展的方向,更好的开展创业工作。

创新型内在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们创业能力的根本要素,在新时代环境下,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多元化,内在素质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竞争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对学生而言,自身的内在素质可能会涉及到知识、情感、技能等多个方面内容,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传授有关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对学生的精神层面和心理结构层面进行优化和教育,这样也能够促使学生们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强大的抗压能力,在实际的创新创业过程当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内心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在压力来临时也能够展现出超强的意志力。此外,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也应定期开展培养学生素养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一步步的完成计划目标。

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管理,高校领导者应该肩负起监督管理的责任,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领导者应该关注毕业生创新创业成功率,以实际的成功率为要求,保证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此外,还要定期的对创业指导教师的能力进行考核,鼓励教师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明确现阶段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积累经验,提高实际的创业教学能力。学校还应该与多个企业进行交流沟通,寻找与本学校适合合作的企业,为学生们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践机会,还要对学生们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们积累到相关的实践经验,为后续的创业打下有力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够有效缓解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教师应该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研组也应该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制度,利用创新思维进行人才培养,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内在素质能力,同时高校领导者也应该提高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监督力度,保证能够切实的提高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

(作者:韩晓洁、同婉婷,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来源:光明网

原文链接:https://m.gmw.cn/baijia/2022-09/09/36014558.html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