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智堂中堂
上海能追溯到的最早办学记录在南宋咸淳年间(约 1267 年),由上海人唐时措、唐时拱俩兄弟,于方浜长生桥东北(今丹凤路西)购韩姓房屋并改建为梓潼祠,画孔子像于祠中,修建了“古修堂”,作为“诸生肄习所”。当时上海还未建县,因此称为镇学。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分华亭五乡二十保,建立上海县。根据中国封建制度,建县后,除建造县衙门,还须修建城隍庙和文庙。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县尹周汝楫将原镇学改作县学,并令县教谕在县署东首营建文庙,未竣。次年,由乡贵万户长费拱辰出资建成,有正殿、讲堂、斋舍等建筑。
此后随着上海地区不断的发展,求学机制也不断完善,私塾、书院等各类办学机构兴盛起来。洋务运动以后,西学渐进,上海新式教育出现。
1842 年英国舰队进犯吴淞口,上海失守,随后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上海作为五处通商口岸之一,被迫开埠。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打醒了国人,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清廷的洋务派官员全国推行大规模工业运动,培养留学童生,打开西学之门。
1863 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认为上海为洋人汇集之地,但缺少精通外语的人才,需设立语言类学校,于是选址旧学宫,即今学院路四牌楼附近,创办“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同文馆”,简称“上海同文馆”。后于 1867 年更名为“上海广方言馆”,1869 年迁入江南制造局,还增设冶铸、制造等技艺课。
1895 年甲午海战战败,洋务运动随之落幕,但它为新式教育奠定了基础。随后的维新变法继续将近代教育推向前进。
上海是维新运动中心之一,在兴学、启蒙、救国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南洋公学诞生了。创始人盛宣怀,他曾是李鸿章行营内文案兼营房处会办,后来任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电报局、华盛纺织总厂、铁路总公司、中国通商银行和汉阳铁厂督办,是李鸿章洋务路线的忠实执行者。
学堂 1896 年经光绪帝准许,择地徐家汇新建校舍,1897 年 4 月 8 日南洋公学正式开学。特聘美国博士福开森为监院(现武康路旧名福开森路,说的就是他)。
1911 年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南洋大学堂,1912 年由交通部管辖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1921 年唐山工专、北京邮院、交通传习所三校合并,与上海工专一起正式成立交通大学。1959 年 7 月 31 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其中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是国内唯一一所跨越三个世纪,保留发源地与办学地不变的高校。
教会大学
外国教会在上海的传教活动始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 年),并且和一个大名人有关——松江府上海县人徐光启,此时他还不是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只在翰林院工作,但却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这一年他因父去世由京返乡守制,路过南京时,顺路邀请意大利神父郭居静来沪传教,上海教会由此而始。
经过多年的积累,传教士也觉得“传道受业解惑”,办学,教书育人这种方式更容易被人接受,尤其是在上海成为租界以后,西方的现代教育模式被原封不动的搬了过来。后来事实证明,教会大学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时天主教在上海创办的高等教育是震旦学院,1902 年由天主教耶稣会司铎马相伯主持创建。取名“震旦”意寓中国之曙光,含“东方日出,前途无量”之意,学校选址在法租界卢家湾一带。1905 年,震旦学院发生学潮反对外国传教士干涉校政,在于右任、邵力子等一群学生的拥戴之下,马相伯决议另立新校。同年在吴淞另择校舍,复旦公学诞生。命名复旦,寓意“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句话还有一个学校也用了,后面再说)。1915 年(一说为 1920 年)在江湾(今邯郸路 220 号)购地建校舍,1917 年更名为“复旦大学”。
复旦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教会学校,应属民办官助。
1952 年,震旦大学被撤销,中文、外语、化学学科并入复旦,土木归同济。
基督教在上海创办的近代高等学校是圣约翰大学,由 1865 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雅培书院和次年成立的度恩书院于 1879 年合并成立,校址选在沪西梵皇渡。1892 年正式开设大学课程,1905 年升格为圣约翰大学,1906 年以后毕业可进美国大学深造。美国传教士卜舫济 1888 年担任校长,直到 1942 年退休。
1952 年,圣约翰大学英文、历史学科归复旦,土木归同济,唯有法律、政治、社会学科保留下来,改名为华东政法学院。2007 年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25 年圣约翰大学因为校方禁止师生支持“五卅运动”而引发学潮,部分师生在今淮海路华山路附近成立私立大学——光华大学。“光华”二字亦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熟悉吧)。
巧的是,之前一年即 1924 年,也有一所大学成立,也是因为学潮。不过是从厦门大学跑到上海来的,他们不满厦大个别教授的教学方法而被开除,于 1924 年 7 月成立大夏大学。
后来这两个因学潮而成立的学校还在一起了。
1951 年根据中央教育部决定,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合并,以中山北路 3663 号大夏大学为校址,成立华东师范大学。
1906 年美国基督教北浸礼会创办上海浸会神道学院,3 年后南浸礼会又办了浸会大学堂。1911 年二部合并成立上海浸会大学,选址在沪东黄浦江畔,校长是魏馥兰。后易名为沪江学院,1914 年正式更名为沪江大学。1917 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注册,得授学位。1928 年,刘湛恩担任首位华人校长。1937 年 8 月后,因日军侵占,学校暂迁公共租界内圆明园路广学会、亚洲文会几个楼面继续办学。与同在租界内的圣约翰大学,结成上海基督教联合大学,携手共渡难关。
1952 年,沪江大学被撤销,各学科分别归入复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另组建上海机械学院。1996 年成立上海理工大学。
1893 年一名来自德国的随舰医生埃里希. 宝隆来到上海,看到当时的老百姓缺医少药,霍乱、疟疾肆虐,出于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能,他决定在上海开设诊所。1900 年其创办的“同济医院”正式挂牌。“同济”一词即由德语“Deutsch(德意志)”的谐音而来,其实就是开了一个“德意志医院”。开了医院宝隆又发现没医生,就想办学培养本地西医人才,于是 1907 年便有了“德文医学堂”,1908 年更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 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
1923 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
1924 年 5 月 20 日,教育部批准同济医科为大学。因此,每年的 5 月 20 日定为校庆日。
1927 年国民政府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1937 年淞沪战役爆发,学校在八年抗战中八次搬迁。抗战胜利后 1946 年回到上海,利用其美路(今四平路)原日本中学和日本第七国民学校和江湾图书馆等处恢复教学。
1952 年,圣约翰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 11 所高校土木系全部归入同济大学,同济的机械、机电学科并给交大,医科归入武汉同济医科大学。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吧。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952 年真是神奇的一年!
举报 / 反馈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079983056794345&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