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好的简历模板?《简历写作》帮你做出好简历!

125次阅读
没有评论

如果你正在求职,有没有因为投递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而感到无奈和绝望。你可能还在思考,要不要花钱找个设计大佬看一下作品集有哪些地方需要优化。

但是,如果你读到这组数据——一个大企业的核心岗位,平均会收到 300 份简历,HR 观看一份简历的时间最多只有 10 秒。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你花再多时间设计的作品集可能连发送的机会都没有。

假如我们把自己看做一个产品,那么简历就是这个产品营销转化的落地页。而这个落地页的设计,将会决定能否吸引到 HR 浏览这个页面,从而向你发起面试邀请。用增长模型来比喻的话,简历是引流,面试是激活,找到工作是变现。

简历,真的决定了投递的转换率和求职的成功率。所以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一本书,来自于职徒创始人武承泽的《简历写作与求职通关一册通:技巧 + 模版 + 范例》。如果换作以前,我的感受不会这么深,但这一次当我设身处地站在要去寻找一份工作的时候,我发现,这本书对我们真的太有帮助了。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夯实,有 14 万字。全书围绕简历的写作和求职方法进行全面的讲解,我只介绍中文简历这个部分的内容,作者对英文简历的设计和规范也做了全面的讲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细读。

简历的定义

简历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目的(求职 / 升学 / 评奖等)而对个人以往相关经历进行高度总结和概括,并在有限的空间向对方传达自己满足对方所需的技能、经验、资质和态度等要求,从而获得进一步的面试等机会的一种文本形式。

这是作者对简历的定义。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简历是实现求职的一个工具,它最终的目的是获取面试的机会。就像我在文章开头举的例子,这是一个引导页。从获客、激活到变现,简历是这个产品成交的第一步。

作者在这一节还有一个观点,醍醐灌顶——一份优秀的简历不仅是自我营销的工具,而且是职业规划的蓝图。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在网上下个模版填一下信息就可以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清晰的人,简历对他来说,是一个职业规划地图,在通往他的终极目标之前,他需要做什么、积累什么,他非常清晰。

HR 是如何筛选简历的

一家大企业的 HR 浏览每份简历的平均用时一般不会超过 10 秒钟。

以前我面试的时候,自己还没有留意过,但看了作者这组数据,我发现真是这样的。所以如果你的简历吸引不了 HR,即便你把作品集做得再好看,其实你连发作品集的机会都没有。这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很多人忽略的实事。

对于我们 设计师 来说,作品集成为我们所有求职者关心的焦点,我们花了不计其数的时间找人指点,企图把作品集做得专业、完善、丰富,但如果你读完这一章,你会从 HR 的视角明白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还是那句话,简历这个引导页如果吸引不了 HR 的注意力,那么根本不可能获得发送作品集的机会,所以,把你花在作品集身上 3 分之一的时间放在简历的设计上,你的面试机会会暴增。

简历的基本要素

一份简历应该包含什么基础内容?这一节给了一个标准的答案。

一份标准的简历需要将个人的背景经历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具体包括个人信息、工作经历、教育背景、项目经历、组织经历、技能爱好、荣誉证书等。

而这些基本元素,要根据你求职的岗位和阶段去调整。比如你还是一个大四的应届生,那么你要重点突出你的教育背景、实习经历、荣誉证书等,而一个深耕多年的 UI 设计师,就要以工作经历和项目经历为主要内容。

简历设计的原则

这和我们做设计很相似,一份优秀的简历也需要遵循设计原则,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它们分别是相关性、简洁性、客观性和结果导向性。

相关性是指这份简历的内容和你求职的工作要求是否有密切的关联性。比如你求职的岗位是一个 B 端设计的工作,那么在项目经历中,你应该重点去描述你的 B 端项目经验,而没有必要去描述不相关的项目,这不是 HR 所关心的。

简洁性是指我们的简历,不管是排版还是文字,一定要简洁,不要花里胡哨,否则一眼望去密密麻麻、花花绿绿,看着就头疼。

客观性是指在我们描述自己的工作经历、项目经历和自我评价的时候,一定要客观,不要很浮夸的去写一些夸张的文字,这样会引起面试官的反感。另外,简历千万不要造假,这样的危害真的很致命。

结果导向性是指当你去描述一段项目经历的时候,尽量用数据、结果来描述,比如通过你的设计改版,为产品提升了多少用户续费率等等。这一节作者还搜集了很多常见的行为词,帮助求职者可以随时查询使用。

简历排版设计

简历的排版设计非常重要,这不仅仅让人阅读起来友好、轻松,而且还会给人留下细心、严谨的第一印象。作者认为,简历的设计在内容布局和排版上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规则。

第一,一页纸规则。所谓一页纸就是争取把你的简历内容通过一页纸就展示完,这样可以节省 HR 的工作时间,简洁、精细的内容是最容易赢得好感的。

第二,经历倒叙。也就是在你去撰写工作经历或项目经历的时候,以时间倒序的形式去描述,遵循用户习惯。

第三,字体不建议超过 2 种。这个知识点对设计师来说,真的太基础了,但其实有些设计师在做简历的时候,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第四,对齐和留白。这个也非常基础,但是各位,你们可以去检查一下,你的简历是否也对齐了?

第五,简历印刷和传播规范。作者建议,当你给 HR 发简历时候,一定要发 PDF。因为 PDF 的格式不会错乱,而如果你发一份 Word 格式的,很可能因为版本的不兼容,导致你的简历展示出现各种问题。

这一章作者讲得非常细,对简历的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实习 / 工作经历、项目经历、研究经历、活动组织、技能 / 证书 / 荣誉和自我评价等基础要素进行非常全面的介绍,颗粒度非常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查找对应的内容学习,我就不做全面的讲解。

实习 / 工作经历

实习 / 工作经历是简历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所占的篇幅在一份简历中也应该是最大的一块。作者在这一节,介绍了几个使用的撰写技巧,值得我们反复学习。

用 STAR 法则搭建整体内容框架

所谓 STAR 法则,即每一段经历都可以归纳为背景(Situation,S)、任务(Task,T)、行动(Action,A)、结果(Result,R)四个部分来表述,从这四个方面来充分挖掘自己的经历,力求将其写得出彩。

这个法则主要运用到工作、项目经历的描述中。在你去描述一段工作经历的时候,你要先阐述背景,描述工作内容,以及你所采取的行动,最后获得的结果。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设计大侦探为了鼓励设计师养成系统阅读的习惯,于是我策划推出了一个读书打卡的活动(S)。我联合优设网,先输出一套系统化阅读的方法,然后通过直播讲解这套阅读方法如何学习(T),最后建立读书打卡群,让设计师根据我推荐的书单每天读书打卡(A),最后我们收到了 80 多个人的打卡记录,帮助了 50 个设计师建立了阅读习惯(R)。

用数字量化你的成果

如何让你的工作有说服力,如果只是平铺直叙的描述——通过设计改版,提升了用户活跃度,这样的文字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一定要用准确的数字去量化你的成果。我记得上周诊断作品集的时候,我对小 K 的简历印象很深,他就用了数字来量化自己的工作经历,你会发现,数字真的很有力量。例如通过策划活动提升了 5% 的用户留存率,提高了 20% 的转换率这样的表达方式,一旦加上数字,这样的描述特别有冲击力。

用专业术语加强雇主认同感

我们大侦探最近成立了一个「设计情报」的推荐官活动,鼓励大家尝试通过推荐一篇好文章进行文字输出,哪怕只有 50 个字都可以。这样的活动,当设计师日积月累去坚持以后,TA 就能积累非常多的专业术语,而这些专业术语往往在工作经历的描述中特别加分。比如描述你和同事协作的时候,你用到 MVP 产品、产品说明文档、敏捷开发、在线协作这些专业词语,会让面试官感受到你的专业。

用相关经历突出竞争优势

这个知识点呼应了简历设计的相关性,也就是你的简历不要一成不变,它应该是一个随时都会迭代的产品,随着你的工作经历和项目经历积累,当你去找一份用户体验设计工作岗位的时候,你就要着重突出你在相关岗位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突出你的核心竞争优势。

项目经历

项目经历和工作经历高度相关,你可以把工作经历看做项目经历的父级。项目经历对 UI 设计师来说,其实就是作品集的文字版。

外包项目可否写入简历?

作者认为,如果你的项目经历过于薄弱,而你自己也接了一些外包项目,那么如果和求职的工作有相关性,你也可以把这样的项目写进去,但你尽量不要去突出。

培训经历和比赛经历

有很多设计师其实都报了各种培训班,对于这样的培训经历,作者认为,完全可以把它作为项目经历加进去。因为这类培训经历可以说明你在相关的岗位上投入了学习精力。还有项目制的比赛,比如每年都会举办的各种科技大赛,如果你参加了,获奖了,这些都可以加入到项目经历。

活动组织

活动组织主要针对大学生,比如你在大学创办了某个社团,或者在学生会担任某个部门的干部,你可以把你举办的活动内容都写下来,这些会让面试官看到你的组织、沟通、统筹能力。所以大学生在学校的经历真的非常重要,如果你什么都不参加,什么都不去学习,当你找工作的时候,你的简历真的就是一张白纸。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虽然不是一个简历中必须要有的部分,但事实上,这个版块非常加分。这里就像一个卖点的汇总,你对工作的态度、你的职业优势、你和岗位的匹配度,只要你写好,将会极大的吸引面试官的关注。

求职信怎么撰写?

如果你有意向的工作,千万不要坐着不动,你可以尝试撰写求职信主动出击。作者列举了达芬奇从佛罗伦萨到米兰向市长写求职信的故事,你们说,像他这样的大名人也要写求职信自荐,我们是不是应该主动一点。

作者在这一节中,详细的介绍了求职信的分类、结构、排版的注意事项以及纸质版和邮件版的撰写范例,各位可以去自习阅读学习,掌握这个求职技巧。

简历的劣势规避

这一节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因为往往很多大学生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导致自己的大学生涯昏昏霍霍过去了。所以到了大四找工作的时候,根本没有可写的内容。那么这些劣势,作者认为,有的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而有的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比如,如果你想去一个设计公司,但缺少相关的实习工作经历。你去花时间做很多虚假的作品案例其实意义不大,因为你的设计水平短时间不可能提升,你可以去挖掘你的“软实力”,也叫“可迁移性技能”,例如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团队协作等。也就是说,放大优点,缩小缺点。

投递简历的技巧?

你把简历做好了,但投简历也需要技巧。作者对投简历的几个常用场景做了详细的指导。

比如邮件投简历的格式怎么写,你的邮箱地址怎么设置成以你自己名字命名的邮箱,甚至什么时候发送邮件给 HR,这些作者都写得非常细,你会发现,正是这些细节提升求职的成功率。

作者还介绍了校园招聘、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会的投递技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使用的投递的场景去针对性学习,这样会提升你的阅读效率,不用面面俱到。

简历投递后的注意事项

当你把简历投递后,你需要持续关注你的投递情况,不要坐着等。因为对简历的追踪也很关键,当长时间没有收到回复的时候,你要主动出击,可以委托朋友或者通过搜索引擎去找招聘负责人的联系邮箱,总之,要主动去争取求职机会。

这本书,对于简历的写作技巧和求职的方法,非常完善。作者写得真的非常细,比如第二章介绍简历的基本要素,颗粒度细到如何教你把 QQ 邮箱的后缀名设置成 Foxmail 邮箱提升专业度。所以这本书,真的值得大家阅读。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本工具书来使用,在你写作简历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按照他的建议、模型去设计,这样写好一份优秀的简历就不是难事。

① 重新认识简历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准备帮助「设计大侦探」正在失业的朋友找工作,我可能不会找到这本书。但是真的很庆幸,以前我一直以为只要为大家提供设计思维和设计技巧的提升,就能帮助设计师解决真正的痛点。但当我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对于大多数设计师来说,先不提职业生涯的规划,仅仅简历这个最基础的工具,都没有设计好。

所以当你读到这里,我想对你说,从现在起,重新认识简历,重新定位简历。假如你还把所有的时间心思放在去做一个花里胡哨的作品集,那你真的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好的工作一定需要优秀的人来胜任,这真是相互的。

② 总结求职技巧

在过去,我们往往会忽视求职的技巧。我们会单纯的以为只要你做好了作品集,准备好了简历,然后海量去投递,总有几家 HR 会来联系你。过去市场环境好的时候,这样真的会有不少收获,但现在的就业形势则变得非常严峻了。如果你不去总结求职技巧,只靠感觉去找工作,你的求职速度可能会像 2G 网络一样,慢得像只蜗牛。而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非常多的求职技巧,从邮箱的设置、发邮箱的时间、到网络招聘投递简历需要注意什么,都全面的介绍了这些方法,值得你去深入阅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③ 规划职业生涯

当我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很多设计师,虽然为甲方设计了无数的项目,但事实上,却没有为自己设计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从我个人经历来看,大学那四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虽然当初不知道学设计到底有什么用,但很庆幸的是,我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行业有明确的方向,也确认了以创业为主。过去创业的这么多年,虽然失败过很多次,也曾经一度极其迷茫,但始终坚定在自己的大方向没有改变过。

所以这本书,真的值得你去阅读。虽然他的主题是以简历写作和求职通关为主,但事实上,对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有很多启发。我近期也会分享一本专门讲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典书籍《远见》,在那本书里,将会有很多颠覆性的观念给你带来冲击。

简历筛选是淘汰人数最多的一个环节,纵使你再有才、再聪明,简历未通过,后续的笔试和面试环节就都与你无缘,令人颇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觉。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武承泽如此写道。

所以,如果你正在找工作,简历的制作一定要认真花心思去设计。在很多人都在忽略这个求职技巧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这本书,去设计优化自己的简历,这样你就能出奇制胜。

时代在变化,需求在变化,找工作也在变化。武承泽说,希望读者都能够通过阅读这本书有所收获,让求职之路更加顺畅,就像他们的企业愿景——“求职可以走直线”一样。所以这本书,分享给你!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设计大侦探」

原文链接:https://www.uisdc.com/resume-design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