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厂投简历,这4个坑一定要尽量避免

124次阅读
没有评论

近年来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好多设计师小伙伴都或多或少的想要投递大厂,那大厂对于筛选设计师都有什么要求呢?

又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金三银四投简历。之所以想要聊一下是因为这几年去了几家不同类型的公司,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之前没想到的问题,所以把范围划定为投递大厂设计岗位,来聊聊我看到的一些问题。

先说下我当时在某科技大厂的情况。当时是有招设计师的需求,于是就按照部门的流程,首先向 HR 提出需求,HR 确认现在有的 head count 人数和薪资范围后,向我这边要到一个招聘的岗位要求,发布在各大招聘平台,收集发来的简历,HR 自己筛选一遍之后,把认为合适的简历给我,在我觉得可以约来面试后通知设计师,之后就是常规的流程了。这个流程一般是很多大厂的常规流程,当然也有部门或领导直接绕过 HR 的情况,但对于大厂来说 HR 还是会出现在招聘中前后其中一环,也是很多设计师不了解、投简历时按自己的套路结果被刷下来的重要环节。

新媒体放在第一个说是因为我觉得这是和常规印象最对立的一点,这里说的新媒体泛指 H5、扫码、网站等和互联网沾边的形式,感觉涉及面很广,听我一一道来。在设计师眼里,新媒体是能够展示自己技术多样性和时代性的重要一点,也是方便展示自己作品的方式,只不过在大厂的招聘环节中他们往往遗漏了一点,HR 不一定会打开一个链接。

就以当时 HR 是第一轮筛选人的情况来说,HR 都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

也许公司网速差,当你的简历中为了节省文件大小就放了个作品页链接或者做了个 H5 扫二维码可见,那 HR 很有可能就直接不打开了,刷掉;也许 HR 没有梯子,当你的简历中给到了一个 behance 或者 Dribbble 链接,当他不认识这些网站,就算点击了可能也无法打开网页,刷掉;也许 HR 的浏览器的适配性不好(比如说二维码是微信打开的时候),打开你的网页后网页显示的很奇怪,刷掉;也许你的作品页出了问题,HR 打开后显示错误,刷掉。这一切一切的也许,其实都指向了一个事实:大厂的 HR 每天会收到几十到上百个简历,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多耐心去欣赏你简历里新媒体的部分。做包装设计的时候都知道需要在几秒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做简历也一样,要考虑怎样用更直接的方式展示自己。

当然,如果你的设计作品本身就是 H5 作品或者网站,就建议你把作品的图和链接都放在上面。

这点拿出来说主要是浪费了双方很多时间,甚至还会留下不好的印象。职级不明这个我觉得和 HR 关系较多,毕竟 HR 无法从你的作品中看出你的专业水平和设计领域,仅仅从上份工作的职级来判断是有很多问题的,一到用人部门的面试,就很容易出现不匹配的问题,浪费了时间。

职位不明这个问题就是设计师和大厂都有问题了。先说大厂的问题,通病,就是喜欢造词,好多年前你要是去大厂应聘个设计师,你会发现一堆职位名称:UI、GUI、UE、UX、web、动效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数据设计、平面设计、视觉设计、零售设计、空间设计、陈列设计、插画设计、运营设计、新媒体设计、电商设计、技术美术等等等等,名词多的头都大了。之后大厂又造了个词:全栈设计,一股脑的把一堆设计内容放在一个名词里,我们当时就用视觉设计代指了很多工种。

有些设计师就是喜欢病急乱投医,要么自己都是懵的没去了解,要不觉得只要是沾边啥都投,很多时候 HR 无法判断就交给了用人方。我曾经想找一个零售设计师,收到了好多 UI 的简历,由于是内推给 HR 的按理说我必须面试,导致我和 HR 还争执了一次,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为之前长期呆在广告公司,我的直观认识就是一个公司只投一次就行了,毕竟规模在那放着,一个简历可能整个创意部都过目完了。但投大厂可要转变这个观念,因为绝大部分大厂的设计师都是分布在各个业务部门里,电商、渠道或者新媒体一类的,而每个部门一般都有自己专属的 HR,也就是说你投了一次可能只是在某一个招聘的流程里走了一遍,其他部门说不定也有你的机会。而且也不要只用一种投简历渠道,啥软件啥邮箱都用上,不一定哪一种更靠谱呢。不要信什么进入人才库这种话,进入了不代表你以后有 HR 就会主动联系你,设计师该投还是主动投。

有投一次的情况就有投过多的情况,比如像滴滴这种有 CDX 部门的大厂,一旦他们的设计师大量出来找工作,你会发现简历放的作品有八九成都是一样的,谁看了都头疼。我曾经就遇到过一次,面试完之后 HR 都无语了,无法分辨求职者是否真的创作了这些作品,HR 于是就在之后刷掉了大部分来自这个部门的设计师。

当然还有一个情况:有些大厂其实是有冷却时间的,就是当你一次没有面试通过的时候,下次再投,在某个时间段内 HR 是不会再理你的。一般这种情况 HR 都不会明说,我投递某大厂也曾遇到过,解决方法嘛也有,就是找猎头或者内推,一般只要你能找到合适的猎头,这种向同一个公司投一次两次的问题都不叫问题,内推优势大,很多公司有规定只要是内推都必须一面。

感觉这点算是老生常谈了,但投递大厂要突出哪些文字信息,还是和很多设计师直观想象的不太一样,投大厂首先要突出的一定是:学历和经历。

也许你看过 X 总的视频,上面说的清清楚楚不看重学历看重能力啊?人家这么说是因为胸怀,HR 会卡你是因为敬业。你带入到 HR 这个角色,你在网上新认识一个人,最快了解的方法是什么?肯定还是学历、经历等个人信息吧?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厂都对学历有一些底线,学历是越高越好上不封顶,经历当然也是越贴合工作岗位越好。虽然一刀切这种看重学历、经历的考核标准不够完善,考虑到新招的设计能否快速的进入工作状态,有这些要求也是正常的,当然也就造成了现在小厂或者学历差的设计师越来越难跳到大厂的“不公”现象。

其实还有一个文字信息经常被大家忽略到,就是联系方式在简历中是否能够被直接复制。我见过不少做的花里胡哨的 pdf 简历,里面都是图片,导致一些关键信息我无法直接复制,比如说一个我孤陋寡闻的前公司,或者很难拼写的联络邮箱。碰到那些邮箱复杂又不太符合招聘需求的情况,简历我就直接跳过了,做的再好有用的信息不能提取,还不如招聘网站直接生成的 word 简历信息清晰呢。

最后几个我在招聘时遇到的快问快答:

A:难道必须要放照片么?

Q:我收到的简历中将近四成没有照片,按照图比文更吸引人的原则,有照片的简历已经打败了四成的人

A:为什么投递后要过很久才能有面试机会?

Q:大厂的流程复杂,期间可能发生很多事情影响到面试流程,找到猎头内推几率更大,有内推也不代表有面试的机会

A:HR 的决策权很大么?

Q:也有决策权大的原因,但更多是考虑的权重和设计师所想的不一样,求职者也要站在 HR 的角度,去完善简历

A:是不是乙方很难跳到甲方?

Q:商业市场的了解程度差太多、数字环境的话语权大不一样、技术和金钱护城河完全没法比,乙方会长时间处于劣势。我只能说这些问题导致劣势的环境想要往更高处走是越来越难了,需要你更多的努力

A:我觉得在大厂学不到东西,怕变成螺丝钉?乙方是不是更好?

Q:反问,知道为什么 C4D 在国内流行起来了么?知道为什么插画流行起来了么?知道为什么 touch designer 渐渐被大家发现了么?因为只有大厂才能支付得起价值对应的价钱,而大部分乙方或者小公司,连这种意识都没有

A:大厂是不是有年龄限制?

Q:据我所知大部分都有,年龄大的话很多都要进入特批流程,特批当然也必须是学历或者能力比较突出通过几率才大

A:软件培训班出身的能不能进大厂?

Q:培训班都会吹嘘我们的哪个学员学了后进了大厂,殊不知对于学历经历甚至人脉都没问题的那些学员,会软件只不过是进大厂的临门一脚。对于普通人来说硬指标达不到,HR 这关都过不了,就算侥幸进去了,有可能也会因为背调而进入行业黑名单,除非你设计能力真的过硬

A:投递大厂是不是需要会 3d、插画、修字、摄影这些技能?

Q:这些技能都是大厂设计看重的没错,3d 这种有软件门槛的技能加分最多。当然你可以把它们都放在简历里,但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简历比啥都有强,而且比会的多更重要的是想得多和说的好

A:设计师大部分不善言辞,该怎么提高面试胜率?

Q:之前一个 HR 说过:设计师一年靠创意、三年靠作品、五年靠经验、十年靠口碑,作品一大堆但说不出来啥,可能意味着这个项目你参与的太少或者想的太少,不容易通过。如果实在不善言辞,那么就拿过硬的作品说话吧

A:联系方式是不是不能留 qq 邮箱?

Q:听过好几年这种论调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连邮箱都有鄙视链了。建议腾讯拉黑这些个 HR。我经常用 qq 邮箱因为是国内最方便的邮箱之一了,对大文件的支持也很好

综上就是我之前在大厂时遇到的一些招聘问题,大家这几年都在说设计师内卷我觉得是有一些现象,但很多时候投简历没有回音都是因为犯了一些小错误,还有就是对大厂的招聘流程不清晰。不过我还是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在职业道路上走的越来越好

原文链接:https://www.43848.com/12943.html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