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工人”这个词火了。一夜之间,人人都变成了“打工人”。大家聊天、谈事之前,可能都会先问候一句:“你好,打工人!”
“打工人”即为起早贪黑、工资微薄、但工作却十分辛苦的上班族们。一个词,透露出了小人物在平凡生活中的不懈追求。
“打工”一词,可不是现代才有的。虽然早已是沧海桑田,但千百年来,你我依旧是“打工人”。让我们静下心,来看看古画中隐藏的打工人。
官员也要打卡
《诗经》中明确记载了官员们上(打)朝(卡)需要遵循的时间:“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公鸡打鸣的时间一般是早上五点,按地支的顺序正好是卯时,上朝前的第一件事是清点人数,所以古代官员上班打卡称为“点卯”。可见,古代“公务员”上班采取的也是“朝九晚六”的工作制。
《万国来朝图》便详细描绘了官员们一早打卡的情景。乾隆二十六年的大年初一,刚下过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瑞丽祥和的气氛中。还不到上班点,虽然皇帝 BOSS 还未出现,但来自各国的使臣、文武百官却早已在门外站好。
虽然大过年一早还要上班,但大家神态比较放松,甚至有些热闹……有几个好奇心旺盛的文官转身去看后面发生的外国使臣。
作为高级打工人,官员们上敢九天揽月,下敢五洋捉鳖,但却不敢迟到,因为迟到要扣钱。除了扣钱,对于迟到的惩罚还有打板子,让官员记住教训,以后不再迟到。
打工人语录: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 哎,当哥们听到这更鼓报晓声就要去干活了,在单位进进出出的就像蓬草一样,没有归属感。
务农:一直都很难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从事农业的“打工人”的工作制,几乎可以算作是“007”。
酷暑寒冬、刮风下雨也不能乱了“工作”的节奏:所有辛苦都是为了收获的那一刻。
除了普通打工人,劳模皇帝“雍正皇帝”亦对务农尤为偏爱。别看“四爷”高冷,但他常把自己 cos 成一个“农夫”。当他还是雍亲王时,实力出镜《耕织图》,耕地、播种、插秧、灌溉···,亲自“演示”农桑。
为了分担生活负担,女性“打工人”顶起了半边天。
出生于寻常百姓家的女性“打工人”,要干的活会更多:从养蚕、剥茧到抽丝、纺纱,一个都不能少,一边纺纱织布。此外,还得带孩子…
就算是进了宫也依然要“打工”:在《捣练图》中,她们除了端茶送水浇花种草,捣练、络线、熨平、缝制……这些活儿通通都得干。
打工人语录: 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钱宰 天还没亮就要上班了,到单位这么早都还觉得要迟到。啥时候才能睡到自然醒啊 ……
工薪族:真正的“打工人”
在古代还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既不为官,也不从农,这些靠手艺和力气吃饭“工薪族”才是名副其实的“打工人”。《姑苏繁华图》中,随处可见“打工人”的身影:
负责添砖加瓦的盖房大叔们,即便没有保护措施也要爬高上低:
趁着挑水回家煮饭的功夫偷个懒,大叔还能在一旁看看斗鸡;
还有挑夫和轿夫们,都得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撑起生活的重担;
为了生活,退休的大爷只能“再创业”,给人看个相也是不错的选择;
划船拉纤的兄弟,要在波涛汹涌的水里讨生活,没空吃饭的时候,顺便就在船上吃了,吃完接着干;
艺人们则要登台走穴,从大家的欢乐里谋生……
老板,其实也是“打工人”!
作为“四民”之末,经商,在古代是最没地位的“打工人”。
如果选择做餐饮这一行,特别是早点、夜宵,自是要早早地开门营业,哪怕只是卖鸡鸭鱼肉,也得早起抢占摊位。
看来只有打工人,才尝过生活真实的味道……
打工人语录:安能摧眉折腰事权,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哎,有些事情让人郁闷,“工友”们,我该怎么办?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
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状元及第,是寒窗苦读的学子们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他们奋不顾身,一试再试。
所以才有了“凿壁偷光”“映雪囊萤”“负薪挂角”的励志故事!
只有感受过最底层的辛酸,才会明白努力的意义。
千古一帝康熙,盘坐书房中的塌上,身前放置一本书,正在深思,正在消化书中的精华。
作为一代伟大的君王,不读万卷书,怎么能治好天下?看看后面的书柜中的书,就知道丰功伟绩是如何来的了!
打工人语录: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陆游 宅有多舒服?小束柴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撸猫的快乐大家都懂~)
你问我为什么要“打工”?
答案只能是:一切都是为了生活,然后用钢铁般的意志惊艳所有人。
原文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783939489/